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门 > 正文

南北朝第一文人,实至名归-全球短讯
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 时间:2023-05-14 09:52:24

庾信,正宗世家大族出身,身份背景那是相当显赫。

火车不是推的,牛皮不是吹的,庾信家里显赫到什么程度呢?


(资料图)

“七世举秀才,五代有文集”,意思就是说庾家往上查七代,每一代都有秀才,往上查五代,每一代都有人出书。

《庾信集序》:祖易,征士,隐遁无闷,确乎不拔,宋终齐季,早擅英声。

你比如,庾信的祖父庾易,当时的南齐朝廷相当认可其才学,曾经花重金招聘庾易来上班,庾信的父亲庾肩吾,更是担任过南梁朝廷的散骑常侍。

这个官职,相当于是皇帝本人的贴身男秘书,而且是既负责生活,又负责工作,基本上衣食住行都在一起。

那么既然如此,生活在如此家庭的庾信,那必然也不是一般人。

庾信这孩子打小就聪明,又爱读书,所以文化水平相当扎实,并且,庾信还不是那种单纯的知识分子,他这个人的外形很硬朗,身高八尺余,腰长有十围,属于是那种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大帅哥。

大通元年,公元527年,十五岁的庾信步入官场,成为了南梁太子萧统的东宫侍读。

这个萧统,是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的儿子,是南梁帝国根正苗红的继承人。

而所谓东宫侍读,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,那就是因为庾信的学问比较好,所以选拔他到宫里陪太子读书。

不过很可惜,萧统天不假年,没过多久就病逝了。

萧统一死,梁武帝又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萧纲立为了太子,庾信也就顺便转岗,成为了萧纲宫里的抄撰博士。

抄撰博士这个职务,也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,那就是负责在萧纲的宫里抄书。

《周书·卷四十一·列传第三十三》:文并绮艳,故世号为徐、庾体焉。当时后进,竞相模范。每有一文,京都莫不传诵。

这段时间,庾信的文学水平进一步的得到了提升,简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。

当时的南梁文学界,如果论名气,那么真正能称为顶流的,只有两位,一位是写出了《玉台新咏》的徐陵,另外一位,就是庾信了。

所以徐陵和庾信在那个时代几乎可以称为是文学的代名词了,尤其是庾信,他陪王伴驾,更有名气,更有知名度。

庾信的名气大到了什么程度呢?

大到了他只要写下一篇文章,整个南梁都城立刻就会风靡起来,文人士子更是争相传诵。

这样一个有大才的人,你让他整天在东宫里搞学术,做别人的幕僚,他肯定是不干的。

所以,庾信几度升迁,最终成为了一名朝廷要员,主要工作,是负责南梁朝廷的外交。

我们知道,南梁并不是那种全国性的统一政权,而是一个割据政权,它只以建康,也就是南京为中心而占据有南方大部,北方则是北魏一家独大。

不过北魏经过孝文帝改革之后快速衰败,继而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。

庾信的工作,就是有事没事出使东魏和西魏,联络和沟通两国之间的感情。

《周书·卷四十一·列传第三十三》:文章辞令,盛为邺下所称。

这份外交大使的工作,庾信干的很好,他出使东魏的时候,优秀的个人能力和孤高的才学引得了东魏朝廷的一致好评。

可惜,这份工作干了没多久,侯景之乱就爆发了。

侯景之乱,顾名思义,是由侯景发动的叛乱。

侯景原本是东魏将领,但东魏朝廷风气不好,内斗严重,办公室政治味太浓,侯景混不下去,负气出走,带兵投降了南梁武帝。

梁武帝白捡一支队伍,非常开心,他大大方方的接受了侯景,并且表示哥以后一定替你出这口恶气,把东魏给你办了。

梁武帝答应的好,但皇帝本人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个敌国叛将而使南梁和东魏交恶。

侯景一看梁武帝你也不真心呐,我和东魏血海深仇,你和东魏热火朝天,你把庾信都派出去建交了,过两天你俩拜了把子,东魏找你要人,你还不得把我给交出去?

侯景相当上火,他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在建康发动了兵变,囚禁了梁武帝,控制住了最高权力。

饿台城应始悟,荷荷那得金仙护。

梁武帝的时代,就这么结束了。

他被侯景囚禁在宫殿之中,截断水米,不久后就饿死了。

侯景呢,虽然一时得意,但很快又被奋起反抗的南梁将领陈霸先和王僧辩所击败。

这其中的陈霸先,后来成为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陈的开国皇帝。

侯景死了,南梁武帝也死了,但南梁却并没有凉透。

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萧绎在江陵,也就是湖北荆州又光复了南梁。

梁元帝萧绎本身就是个高级知识分子,要不然后来江陵焚书的时候,他也不可能烧了那么多的藏书,所以他光复南梁之后,对南梁文人庾信也是相当重用的。

战乱过后,庾信被梁元帝所启用,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——搞外交。

这一次,庾信出使的地点,是西魏。

然而去的时候好好的,想要回来,那可就有点难了。

庾信前脚刚走,萧绎的江陵政权就受到了毁灭性的攻击,旋即覆灭。

南梁没了,庾信一是没有回去的必要了,二是他也回不去,因为庾信才到西魏,就被西魏朝廷给扣留了。

扣留庾信不是因为要杀掉他,相反,西魏也很欣赏这位人才。

无论是之前的北魏,现在的东魏和西魏,还是后来的北齐和北周,它们在南北朝的时代里所遇到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,北方政权武德充沛,但文教不足,国防是帝国基业的保障,但一个王朝如果想要长治久安,那它就必须有坚实的文化氛围,或者至少要以某种学术作为指导思想。

发展文教的前提,就是本国要有文化相关的人才。

百年以来,南朝诞生了无数的文人,前有沈约萧子显,后有庾信徐孝穆,北方则是寥寥无几,现在你庾信自投罗网,我们西魏能让你回去么?

不过,庾信在形式上虽然属于是被俘虏了,但实际上,西魏并没有把他关到监狱里,而是在朝廷里给他安排了工作,让他在西魏朝廷安心上班。

西魏这个王朝,它从开国到亡国,没有一任皇帝是能自己当家做主的,是铁杆傀儡政权,国家的军政民大权都在西魏宇文家族的手里,到后来宇文一族干脆取而代之,灭亡西魏,建立了北周。

北周的开国皇帝,是孝闵帝宇文觉。

宇文觉对庾信相当看重,特地封了他一个骠骑大将军的职务,这是古代武将最高级别,更何况,庾信还是个文人。

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的时候,南北朝时代已经步入尾声。

南方,是由陈霸先建立的南陈主导,而北方,则是北齐(由东魏演变而来)和北周相互对峙,不过后来北齐也让狠人宇文邕给灭了。

周武帝宇文邕是个明君,放眼南北朝时期有一号的那种,他在位的时候不爱兴兵,所以和南陈一直互通有无,两国始终保持着较为友好的状态。

那时节,南朝人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滞留北朝的,北朝也有人客居南朝无法回去的,反正因为南北战乱的原因,你想要在南朝和北朝之间来往,那是很困难的。

比如,北朝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,他写过一本《水经注》,专门介绍中国的名山大川,江河湖海,郦道元描写生动,语句讲究,读者看来,有如身临其境一般,但有意思的是,郦道元在描写长江的时候,却非常简略,而且没有原创描写,只引用了前朝的歌谣:

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

这一句诗,是郦道元想象中的长江,生活在北朝北魏的郦道元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终其一生,也没有亲临过南朝的长江。

但现在不同了,南陈和北周交好,所以滞留南陈的北人可以返北,滞留北周的南人也可以返回江南。

陈朝最惦记的,当然是在侯景之乱前后被扣在北方的文人们,所以陈朝朝廷时常向周武帝宇文邕表示,能不能给咱个面子,把我们陈朝的文人,诸如王褒,王克,庾信和殷不害送回来,因为我们南陈的文化事业,也需要这些牛人来帮忙繁荣。

周武帝非常大度,连夜给王褒,王克,殷不害买了火车票,送他们返回了南陈,却独独留下了庾信。

不为别的,就为庾信的才华一骑绝尘,周武帝实在是不舍得,在不断相处的过程中,庾信已经成为了北周朝廷不可或缺的存在,因为就连北周朝廷里的皇亲贵胄,公卿大臣们如果谁死了,那墓志铭大都也出自庾信之手。

《北史·卷八十三·列传第七十一》:信虽位望通显,常作乡关之思。

尽管在北周的小日子过的是风生水起,但庾信却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南方。

其实,庾信知道,南梁已经灭亡了,就算周武帝放他回去,他回到了江南,面对的也仍然是陌生的南陈。

当年他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离开南梁出使西魏时,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此一去,居然就成了永别。

以文才独步天下的庾信,他可以无视个人的生死存亡,更看不上这世上的虚名浮利,他比别人懂得更多,他的胸中更有文采和韬略,这样的人,纸就是他盾牌,笔就是他的武器,所以尽管是在这样的乱世里,他不过文人瘦弱之躯,却能有面对一切的勇气。

他的一篇篇文章能让天下骇然,能让九州震动,让帝王将相为之侧目,但他自己,却永远无法斩断自己心中的情丝。

思乡,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情感。

落叶归根,死于出生的地方,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后的请求,也是最让人无法拒绝的请求。

然而,一直到北周灭亡,隋朝建立,庾信还是没能回家。

周静帝大象初年,庾信因病致仕。

隋代北周,隋开皇元年,庾信病逝,时年六十九岁,终生未回故土。

生前,庾信因为思念南方,写过一首壮怀激烈的《哀江南赋》,全文很长,作者谨摘录如下:

将军死绥,路绝长围。烽随星落,书逐鸢飞。

遂乃韩分赵裂,鼓卧旗折。失群班马,迷轮乱辙。

猛士婴城,谋臣卷舌。昆阳之战象走林,常山之阵蛇奔穴。

五郡则兄弟相悲,三州则父子离别。

护军慷慨,忠能死节,三世为将,终于此灭。

济阳忠壮,身参末将,兄弟三人,义声俱唱。

主辱臣死,名存身丧。狄人归元,三军凄怆。

尚书多算,守备是长。云梯可拒,地道能防。

有齐将之闭壁,无燕师之卧墙。

大事去矣,人之云亡!

申子奋发,勇气咆勃,实总元戎,身先士卒。

胄落鱼门,兵填马窟,屡犯通中,频遭刮骨。

功业夭枉,身名埋没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我们实在是很难想象,庾信是怀着怎样的心情,写下这首赋的。

文章写到此处,作者拍节清唱,不由得潸然泪下。

这不是赋,这是一个深沉思念故土,热爱它的家乡的亡国大夫,流下的血泪。

庾信不知道,在他死后不久,南北就走向了统一。

《周书·卷四十一·列传第三十三》:...卒。隋文帝深悼之

和庾信接触并不多的隋文帝杨坚听说庾信病逝,居然也没来由的哭了一把鼻子,为庾信之死深深落泪。

南北朝第一文人,想来非庾信莫属了。

X 关闭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字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