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秦珍子
(资料图片)
人类的科学和艺术都很重视“对称性”。对前者而言,对称与守恒密切相关;对后者而言,对称往往意味着秩序和平衡。
中国古代的都城设计,偏爱“中轴对称”。
根据考古发现,商初都亳城已有南北中轴线。春秋战国的古城晋侯马、燕下都、赵邯郸等,都有了在中轴线上建宫室、两侧布街道的规划。西安、洛阳、开封等古都,至今留存着中轴对称的风格。首都北京的中轴线尤为典型,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“全世界最长、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”,它长7.8公里,“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”。
2011年,北京市启动了中轴线申遗工作。10年后的一天,图书编辑张茜收到了一组文稿。北京东城区角楼图书馆长期举办面向公众的文化讲座,主讲人不乏各领域名家,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和角楼图书馆整理了一些讲稿,希望结集出版。
这些文稿主题丰富,张茜读着读着,一条清晰的“脉络”浮现出来——北京中轴线。正如北京城以这条线为“脊梁”铺展开来一般,张茜也围绕着这条线,挑选出与之相关的9篇文稿,编辑成书,以中轴线文化渊源开篇,“统领”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天安门、前门、钟鼓楼等。
4月21日,由团结出版社出版,北京史地民俗学会、北京东城区图书馆编著的《北京中轴线史话》在东城区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新书分享会。
“这9篇文章的作者,有30后、40后、50后、60后、70后、80后,可以说是6代北京人情怀的结晶。”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勾超在新书分享会上特别提到。30后作者包括北京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朱祖希、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、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郑毅。40后作者、北京天坛公园原总工徐志长,在天坛工作了40多年,多次陪同中外元首参观天坛。在他眼中,天坛建筑群每一根立柱、每一片石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。
4月21日,《北京中轴线史话》新书分享会,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勾超在与读者交流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秦珍子/摄
编辑书稿的过程中,张茜会被作者的学识和文字触动,“比如郑毅老师写钟鼓楼,逻辑特别清晰,事儿说得特别明白,这就是大家”。
面对如此专业的文本,作为责编,张茜必须小心翼翼。文稿是用讲稿录音整理而来,难免出现转录错误。张茜专门找论文、翻专著,反复比对文稿中涉及的大量年份、地名、建筑名、专业词汇、古代诗文等。实在弄不明白的,就去请教作者。
她所在的出版社,西边就是故宫。她和同事常在周围遛弯,经过东华门、午门、中山公园,但“对这些地方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”。如今,遛弯的场景没变,但她时常感觉,“了解了它们的前世今生”。
《北京中轴线史话》特意将新书分享会的时间,定在4月21日,这一天,是北京建都870周年。1153年4月21日,海陵王完颜亮诏告,“大金自本日起迁都燕京”。此后,北京开始承载都城的功能,内城设计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,形成如今的“凸”字形。北京城中轴线,肇始于元代,形成于明代。
在勾超看来,没有北京城就没有中轴线,而中轴线“完美”了北京城。穿越数百年的历史,这条线依然活跃,7.8公里不是它真正的生命“长度”,向北,它穿起亚运、奥运建筑群;向南,它抵达大兴机场。天安门广场曾是封建帝王的宫廷广场,如今,它是“人民当家做主”的标志——中轴线像脊梁,深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革。
“纵观800年,云游中轴线。”勾超总结说,《北京中轴线史话》是一本简约但含金量很高的书。他的《中轴线遗闻逸事》一文,也收入书中。书中附一“番外”,是作家郭宗忠写下的后海生活,文本优美,情真意切。
分享会结束时,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在会场最后一排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。几秒钟以后,人群中开始响起掌声,有人已经认出,老人便是用200万字手稿为北京胡同作传的郑毅。
(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中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